国有企业改制后的隐名股东问题探析-深圳股权律师

  • A+
所属分类:股东资格确认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国有企业的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一般在公司改制时,全体职工均有入股,但因有限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最多不超过50人)或经验的不足,在工商登记或公司章程中没有记载,致使一部分股东缺乏形式上的要件,但这些股东也参加股东大会和分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公司内部领导层结构的变化,公司认为这些隐名股东不具备股东资格,要求这些股东退出公司或收购其手中的股份,双方发生纠纷,隐名股东不愿退出或被公司收购,反而要公司依法承认其合法地位,辛协工商登记。这一问题,涉及到对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的确定和其合法权益的保护,涉及到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而对于隐名股东问题,在理论界存有争议。一般讲,公司中的隐名投资是指一方(隐名投资人)实际认购出资,但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 (显名投资人)的法律现象。对此,《公司法》没有具体规定,对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隐名股东问题更没有法律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存有如此问题,因此,对于公司中隐名投资涉及的法律关系有必要加以分析、考虑,以区别对待。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国有企业的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一般在公司改制时,全体职工均有入股,但因有限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最多不超过50人)或经验的不足,在工商登记或公司章程中没有记载,致使一部分股东缺乏形式上的要件,但这些股东也参加股东大会和分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公司内部领导层结构的变化,公司认为这些隐名股东不具备股东资格,要求这些股东退出公司或收购其手中的股份,双方发生纠纷,隐名股东不愿退出或被公司收购,反而要公司依法承认其合法地位,辛协工商登记。这一问题,涉及到对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的确定和其合法权益的保护,涉及到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而对于隐名股东问题,在理论界存有争议。一般讲,公司中的隐名投资是指一方(隐名投资人)实际认购出资,但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 (显名投资人)的法律现象。对此,《公司法》没有具体规定,对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隐名股东问题更没有法律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存有如此问题,因此,对于公司中隐名投资涉及的法律关系有必要加以分析、考虑,以区别对待。

二、隐名股东的特征

对于市场条件下成立的有限公司的隐名股东问题,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一是“实质说”,即将实际投资人视为股东而不论投资人以谁的名义;二是“形式说”,即将名义上的投资人视为股东,而不论实际投资人是谁。按实质要件说,是以实际投资行为作为股权确认的标准,形式要件说一般以股东是否被记载于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及工商登记等作为确定股东资格的标准。但上述观点,均不是针对国有企业因改制成立有限公司所形成隐名股东的情形而言。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所形成的隐名股东问题,不能简单地以形式要件或实质要件来划分,而应对改制的特殊性予以考虑。因国有企业因改制而成为有限公司,不仅是企业组成形式上的变化,经营形式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作为公司,虽然形式上具有公司法的特征,但还不等同于完全市场条件下发起成立的公司,两者属性应有所不同。即作为公司,它和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公司在先天构成条件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它受特殊政策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比如股东的组成范围和股东持股比例等,是受特殊政策的限制的。因此,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隐名股东问题,和一般意义上公司所产生的隐名股东在法律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表现为:1、因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隐名股东他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改制,受特殊政策的制约,而一般公司的隐名埋股东是出于自愿或为出于某种目的。前者,因企业改制成为股东带有明显人身性和强制性,后者,则没有这种人身属性和强制性。所谓的人身性,是指是基于企业职工的特殊身份才能成为股东,所谓的强制性,是由职工转变为股东,要受特殊政策的制约。而市场条件下自然发起的公司,则无上述特征。2、因企业改制而成为的隐名股东,是企业的实际出资者,而自然发起公司所形成的隐名埋股东,可能仅仅是为了挂名而无实际出资义务。3、因企业改制而成为的隐名股东,实际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享受了股东的所有权力、义务,而自然发起公司所形成的隐名埋股东,可能仅挂个名,没有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也没有行使作为股东所赋予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4、因企业改制所形成的隐名埋股东,虽然在工商登记中没有显名,但在企业内部可能有出资证明书并被企业其他股东所认可,而以自然发起等形式成立公司所形成的隐名埋股东则可能不具备被任何形式要件。5、因企业改制所形成的隐名股东,是因政策而形成的产物,不存在规避法律的动机和目的,而其它方式成为公司隐名埋股东的,则可能有规避法律的动机和目的。由此看来、两者虽均为“隐名股东”,但它的法律上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因此,其地位和作用也应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虽为隐名,而实为股东,后者虽是隐名,也不是股东。因此,两者所调整的法律也应有所不同。对此,应由特别的司法解释予以规范较为妥当。

三、对隐名股东法律地位认定的法律对策

国有企业改制而形成隐名股东资格法律地位的认定,不仅涉及到职工的利益,也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是司法实践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上看来,对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隐名股东的地位认定,以对待市场条件下所形成隐名股东的观点来确认不妥,现行《公司法》亦无具体的规定;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司法解释的方法予以调整和保护。其初步设想为:l、承认因国有企业因改制存在的隐名股东地位问题。凡是国有企业的职工,因改制而实际出资的。其股东地位依法予以保护。隐名股东享有正常股东的权利、义务。这有利于保护职工的既得利益。2、国有企业隐名股东所持股份;不应因企业领导层的变动而发生变动,也不应因企业领导层的变动而强行收购。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3、从企业改制的特殊性可以考虑,对隐名股东所持股份的转让,改制企业应享有优先收购权。4、隐名股东的股份,在一定合理时间内,应仅限于改制企业职工本人享有和内部转让,不经过一定时间,不得对外转让和继承。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第三人的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有利于维护健康的经济秩序不被打乱。

综上分析,国有企业因改制所形成的隐名股东,应是公司的实际股东,同显名股东一样,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公司欲收购其所持股份,可以通过平等协商方式进行,如隐名股东不同意,又不符合《公司法》第143条规定的情况,公司则无权强制收购职工手中的股份,股东有权拒绝收购。对其股东地位问题,公司应依法确认和完善改制措施,如公司否认股东的合法地位,股东可通过司法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者:李学泉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深圳股权律师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